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九章 问策诸臣 (第4/5页)
来,从楚宏手中接过了李二交给他的这份奏疏,展开之后看了一眼,便朗声宣读了起来。 这份奏疏字数着实不少,大约有两千多字,语言组织简洁,用词得当,可以说是写的言简意赅,把事情说的相当清楚,充分体现了李承乾文字的功底,说明这些年来,李承乾在多为大儒的教育之下,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 众人都安静的听完了李承乾的这份奏疏,开始的时候,还颇为感慨,觉得太子这份奏疏确实写的不错,把问题和事情说的条理清晰,而且还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法,这让诸臣对李承乾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点刮目相看。 但是当听着听着,他们就纷纷皱起了眉头,因为作为朝中主要的大佬,他们都是精通政务之人。 听着听着他们就发现事情不太对劲,因为如果按照李承乾的这些解决办法,他们发现长安城整顿环境和卫生的这件事,其实是个相当大的工程,并非是一件小事。 之前他们都小觑了这件事,没把这件事太放在眼里,但是真的听过了李承乾罗列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之前太小看这件事了。 如果都按照太子的建言来做的话,那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投入相当大的财力,于是脸第一个垮下来的就是民部尚书戴胄。 但是同样脸也垮下来的,还有两个被招来议事的县令,他们原本以为整治长安城他们所辖地盘上环境之事,仅仅只是找一些人把各坊打扫一遍也就是了,大不了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