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 (第4/4页)
叹了口气,世上竟然真有这样的人,叫她也触不可及。傅园初遇,她在宜兰亭外带着面纱听他弹琴,告诉他她叫阿韵,他好像从没放在心上,匆匆离开时故意遗落的玉簪,他也再没有还过她。谢韵这样矜傲的人,受不得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视。索性只当与他再无瓜葛了。 绿绮郎君啊绿绮郎君,果真是个祸害。郭赟回王府的路上便想起了和裴绍的往事。裴九郎自成名后便随祖父隐居颍川,长到十九岁才重新回到东都,先前曾拜在当年的夏侯誉门下,夏侯太傅学生有三百,其中也不乏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譬如郭赟的哥哥郭淮之,当年还未入仕的王氏嫡子三郎王衍,还有就是一曲动天下的绿绮郎君裴绍。 若说最欣赏的学生,夏侯誉自己也说过,是郭淮之,大约也是最像他的学生,只是可惜,连命运也如此相似。想起哥哥,郭赟难过的有些不能呼吸。七年来,她夜夜都在这样的压抑里度过。 裴绍刚从颍川回来,傅十三便为他大开傅园,郭赟随兄长前往,年少时她十分顽皮,郭淮之一向对她头疼的紧,今日分明要她戴上面纱再出来她却在半路将面纱遗落了,实在叫人头疼的紧。 索性一来便遇到谢韵,说是太热闹她不喜欢,正要回去,便将自己的面纱给了这位调皮的小meimei。郭淮之再三谢过,谢韵刚刚走远,河畔忽然起了夜风,郭赟一个不慎,面纱险些被吹到河面上。一双手拾起,递到她眼前,那人,竟然不晓得怎么形容了。大约,大约就像洛水河畔的夜风罢。 “九郎!别来无恙啊!”郭淮之上前接过面纱道了谢,二人年幼同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