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34 (第2/4页)
头了。回头还得费几天工夫整一整……” “是挺好的。”盈芳也说,“就是不知道其他公社干部会不会同意出借给咱们。” 之所以想借镇上的屋子,原因确实如她对公社书记说的那样——一家人分住三头很不方便。 另外,她临盆那会儿正是过年,万一自来水管结冰放不出水,用点水还得上楼下楼地挑,冰天雪地的太不方便了。且两个娃儿,光尿片每天就得洗好几盆,阳台上挂满了也未必晒得下啊。 正好,听rou联厂看院门的老大爷说,抓金毛的猫狗贩子落脚的院子好几年没住人了,膝下没个一子半女,人一走,屋子就空了。血缘不浓的侄子、侄女据说有那么几个,可据说离得都挺远,谁会为了看个房子又坐火车又赶路的…… 娘俩个听着听着便上了心。 尤其是姜心柔,她和丈夫是铁了心要留在闺女身边,一方面是想弥补逝去的十六年,另一方面,闺女挺着大肚子,肚子里揣着两个娃,不看在眼皮底下,哪里能放心? 要是能有个院子,哪怕不是京都城里那样的四合院,而是简简单单的农家院也成啊——出门就能见太阳,被子、衣服、杂七杂八的东西,想怎么晒怎么晒。一家人住一起,吃饭不需要端来端去两头跑。 越想越觉得那屋子合适他们,于是分头征询各自男人的意见。 答案还用说嘛,肯定同意了。 当然,盈芳搬去住,仅仅只是月子期间,出了月子还是要搬回大院住的。孩子归姜心柔俩口子带,这是姜心柔强烈要求的。 唯恐闺女不同意,她还摆事实、讲道理地罗列了好几个理由: “你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