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7 (第2/4页)
趣,言谈中发现张嫂子对做衣裳很有一套,顿时来了交流的兴致。 女人嘛,最爱唠的就是吃穿用度以及村里村外那点八卦了。 吃的因为物种贫瘠,花样做不到百出,唠的无非是哪里有蘑菇可以摘、哪里的野菜比较嫩。 当然,不是过硬的交情,是不会轻易唠这个话题的。多个人分享信息,自己收获的就少了。 穿的主调调是黑白灰、老土棉,穿时髦了会被戴上走资派帽子,更严重的,还可能被关进牛棚严厉批斗。 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谁还敢穿的花里胡哨?但穿在里面的小衣,胸前绣朵花、肩带镶条边之类的还是可行的。 清苓扯了布,接下来准备给自己裁新衣,还有答应某位爷的两件衬衫,缝纫活满得不得了。照她慢工出细活那速度,四件衣裳做完,估计都下雪了。 和张嫂子唠完小衣上的肩带怎么缝结实又漂亮、布包纽扣哪种更耐磨,清苓开始为艰巨的任务发愁。 张嫂子笑着道:“我还道什么事呢,不就是做衣裳嘛。手工慢,这不我家有缝纫机,你要不嫌麻烦,抽空带着你的布料,上我家来做。缝纫机车衣裳,比手缝快多了,保证赶在年前让你穿上新衣服。” 清苓绞着麻花辫难为情地说:“那怎么好意思。而且……而且我也不会那东西。” 上辈子没见过,这辈子见过没摸过。往机子前一坐,手脚不知该往哪儿放。 不过话说回来,缝纫机车出来的衣服,针脚就是细密。瞧瞧小娃儿的和尚衣,多精致啊,让人摸着爱不释手。 张嫂子善解人意地说:“那要不等你胳膊好了,先来学两天?我这有不少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