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5章 古代人和现代人关于共赢的看法 (第2/2页)
着。 严糖他们在店门口收完皮货,便由伙计搬运到后院,开始装载工作。 范宁在一旁估算着数字,眼下卖给自己的,暂时还都是大梁人。 至于收到的毛皮,已将近两千张。 应该是将所有汉人的货都收完了。 就算再有,应该也不会有多少库存了。 接下来,还有七八千张毛皮的突厥人呢,他们会不会来卖呢? 那些得到甜头的大梁商人,他们又会不会想着和突厥人一起合作呢? 范宁还在暗中等待。 实际上,他刚才又详细问过了解凉州城情况的伙计。 从他们那得知。 其实凉州城虽说也是十几二十多万人居住的西北重镇。 但,只要是经常在凉州城做生意的。 大家早就认识个遍,算得上是一个行业圈子里的熟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啥情况,都是有所了解的。 其实人人也都知道,谁都不愿意和边境外那些突厥人有啥来往。 毕竟只要一打起来,民生艰辛,生意就难做。 大家都愿意太太平平的做买卖,谁也不愿意见到血流成河的场面。 因此这些人其实并不像范宁所想那样,有尖锐的种族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汉人和突厥人能再次握手言和,一起来做这双赢的买卖。 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而且也并不会影响各自的利益也好观念也好。 不过,范宁毕竟是来自后世。 见得多,想的多,思维就比较活络不死板。 但谁知道这时代的古人,脑袋里想的,又会是啥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