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7 (第3/4页)
有些题型也就是竞赛的时候会提,而且是经典题。但他们的辅导课,老师就从来没讲过。她跟林安还是对照着奥赛辅导书自己学习,然后再见缝插针地去找杜老师请教。 他们几个准备冲一冲复试学生私底下讨论过,认为学校之所以如此不上心,是担心他们将精力都放在竞赛上,结果竞赛没出成绩,正常的学业反而被耽误了。这样搞不好会得不偿失。 6班的何淑妍,就是那个从镇上初中转过来的借读生。因为他们县中考生源限制的问题,她只能报考本县的高中。她就想通过竞赛拼一拼,等拿了好成绩就可以走保送的路子直接进师大附中或者实验中学以及一中。 何淑妍也觉得学校提供的竞赛辅导实在不够劲道,于是又自己在外头报了个辅导班。为了协调时间,她还特地申请回家上晚自习。 结果不知道是因为老师讲解的题目方向有问题,跟出的题刚好不搭,还是怎么的。她初试表现平平,也就是刚刚擦线而已。 更惨的是,因为将时间都花在了准备竞赛上,她正常的课业受到了干扰,期中考试惨遭滑铁卢。原本过来借读时成绩能够排进全年级前10的人,居然连前30名都没进。 成绩出来的时候,她躲到厕所里头哭了好久,眼睛都是红的。 因为这件事,大家还挺感慨的。 用杜老师的话来说,他们不知道自己多幸运。有的人就因为户籍的原因,连被放到跑道上跟别人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宋楠楠其实挺想安慰一句何淑妍,如果从走高考路线的角度来讲,他们县的县中真的很不错。连着几年本市的状元都是从他们县中出来的。反而是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