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6/9页)
,迅速成为年轻的中国留学生的榜样。就是这样一个有同盟会参加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朝廷重用,可见帝国的确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很多青年既愤怒与“远距离革命党”的表演,更扪心自问革命的前途,在国内高等文官考试在即和既往不咎的政策劝诱下,微妙之际,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成员脱离同盟会的情形。 很多原先加入过同盟会的青年学生纷纷登报声明退出,以期能回国参加即将举行的考试,博一个光宗耀祖——这亦是父母兄长的殷切期望。由于报名者众,为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选拔,职官部一再将考试时间推迟,原本打算十一月初五一定要举行,但后来又放宽报名时限。允许加报。考试时间也挪后到了二月初一。 为有效反击这一境况,同盟会决心着手有力的反击。一方面显示革命党还有很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意图震慑革命阵营中地动摇分子。钦差使团大规模进驻武昌后便成为同盟会地眼中钉rou中刺。有人曾提议仿效炸五大臣先例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但由于使团由禁卫军护卫,防御周密,根本就没有得手的机会。孙、黄等人经过考虑,便打算布置一次声势浩大的行动。 两湖地区在自立军失败后仍然保留了较强地革命势力,黄兴、宋教仁等两湖出身的革命派在当地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关系广泛,这次自然不逞多让。宋教仁、居正和孙武三人自告奋勇,接受了同盟会的委派,秘密前往武昌城进行起义指挥。 宋教仁是两湖才子,声誉鹊起的革命党青年领袖,居正一直负责两湖地区的革命党人联络工作,孙武被外界谣传为孙文之弟虽然宋教仁和居正都知道真相。但既然湖北方面都这么误解,他们也选择性地予以无视。 在一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