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生系统(慢穿)_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7节 (第3/6页)

们这儿不发钱呢,我想拿羊毛换榆荚钱啊。”

    他的话一说完,旁边有精明的大妈笑了,这个人拿羊毛换钱,那才是真傻子呢。

    高祖皇帝下令铸造的“莱钱”孔大边窄,形状如榆钱,在民间又被称为榆荚钱。法定的榆荚钱重量应该是三铢,大约是后世的两克左右,但是因为汉初允许私人铸币,所以民间流通的榆荚钱越来越薄,越来越小,甚至连官方重量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货币无人监管的后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了汉初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简单地来说,钱变得不值钱了。

    虽然普通老百姓不懂得通货膨胀的道理,但是当家的主妇都知道,以前一个钱能买到两斤粮食,现在一个钱只能买到一斤半,有时候甚至只能买到一斤。

    所以,拿粮食比拿榆荚钱靠谱呢。

    有好心人给那个年轻人掰扯了其中的道理,顿时臊得他无地自容,才知道是自己犯蠢了。他向旁边的人拱拱手,羞得抬不起头来。

    ……

    “羊毛能换粮”的消息,不足半日,就传遍了长安。

    因为有许多人的佐证,前来羊毛纺织厂换粮食的人是络绎不绝。开头有人还不信,只拿了一两斤羊绒过来试水,结果真的换到了粮食,可把人给乐坏了。

    红壳的粟米没有脱壳,闻起来没有潮味,应该是新收的粮食。再仔细看看,里面没有参杂泥沙,非常干净,比市场上粮铺里卖的还要好。

    讲究点的人家会把粟米碾碎去壳,吃起来更精细一些,不会卡嗓子。但是普通人家习惯把壳都掺进去煮饭,虽然难嚼,可是能多扛一会儿饿啊。

    “原来是真的,竟能换得这样好的粮食。”

    拿着羊绒过来的男人捧着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