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840节 (第3/7页)
这类体力工作叫做“搬砖”。 读书不好的, 去搬砖。 脑子不灵活的,去搬砖。 搬砖挣得多,搬砖包吃住! 从前的皇帝让百姓服劳役,不给钱,顶多包一顿饭,而且并不管饱,所以百姓都不愿意去服劳役。现在的大明皇帝有钱, 听闻他自己掏腰包给干铁路的工人们发钱,还给工人们吃饱饭。 这样的东家去哪里找? 而且铁路经过某家的祖坟、田地、房子之类的地方,必定会有高额赔偿的房子和银子,俗称“拆迁”。据说京城有好多人家靠着拆迁款, 一跃成为富豪, 儿子娶媳妇的彩礼和女儿带出去的嫁妆再也不用发愁了。 “火车虽好, 但是要花费银钱的地方真是太多了。”阿拉坦心想,“在鞑靼建造铁路和火车并不可行。” 拘于目前的眼光,年轻的阿拉坦并不知道有个道理叫做—— 路通财通事事通。 想要一座城市富裕起来,怎么可以不修路呢? 等阿拉坦二十岁那一年,他在北京被册封为“顺义王”,终于得以回到鞑靼。他的祖父已经不在了,他的父亲巴尔斯扶持图鲁的儿子博迪为大汗,可是博迪心狠手辣,巴尔斯还政于侄子之后,不久后人没了。 到底是巴尔斯身体不好,病死了?还是他死于阴谋? 阿拉坦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他重新回到鞑靼的时候,当家的是堂哥博迪,这位大汗对于自幼留学的阿拉坦的态度并不热络。而且阿拉坦得到大明皇帝册封的王位“顺义王”,鞑靼人见着他,多少有点认为他更亲近明人,对于鞑靼不够忠诚。 阿拉坦想要干一番事业,他离开鞑靼皇庭,找到七叔父阿尔。阿尔长期驻守在大明宣府和鞑靼的边境上,负责双方贸易互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