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生系统(慢穿)_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69节 (第2/7页)

   弘治十七年,大明叫停与蒙古人的贸易,自此之后的数年,蒙古人获取物资的手段从贸易变成了抢掠。正德四年,蒙古人数次侵犯大同,正德五年,五万骑兵兵临城下。

    萧靖想着,与其一直闭关,将士们得不到实cao训练。倒不如现在先放开一部分贸易,让军队在大同维持治安,借机练兵。他再让锦衣卫的探子从大同出入,深入蒙古各部查探情况,好让大明知己知彼。

    万岁他又想给自己开马甲。

    他给自己开了一个新号,叫做“锦堂老人”。按照这个人设,锦堂老人大约四五十岁,是锦衣卫里面的顶级高手、退役兵王。锦堂老人是负责蒙古情报的间..谍头子,任务从他这里下达给各级下线,情报最终送回到老人的手里。

    锦堂老人满头白发,沉默寡言,脸上点了很多老人斑。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见过皇帝白发苍苍的样子,当即吓得一跳,差点以为他是压力过大少白头。他大惊失色:“万岁的白发……是真的?”

    “假的。”萧靖眨了眨眼睛,“以后朕在锦衣卫里行走,你不要叫我陛下。你要叫我伯伯,我是锦堂老人。”

    牟斌的嘴角抽了抽,无奈地说:“伯伯。”

    探子们陆续安插进去大同,表面上有人是平民,有人是商贾,还有人是当基层小吏。正德三年的新年,皇帝正式下旨,允许大同恢复马市、和鞑靼部进行贸易。

    消息一出,大同巡抚是摩拳擦掌,既兴奋又担忧。他希望自己能够接着互市的机会做出政绩,又害怕蒙古人再次来犯。他命人准备春耕的红薯芽子,叮嘱道:“千万不要让鞑靼人把粮种抢走!”

    他曾到北京开会,听得红薯是一种产量及高的作物。

    互市的新闻传到鞑靼部,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