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刘盈:国际主义精神! (第2/4页)
不好解决,毕竟棉花采摘的季节几乎和粮食成熟的季节重叠,腾不出太多的劳动力……」 「至于剥除棉籽,我新近改良了一下之前那种人工轧棉机,等下带你们去看看……」 他说的人工轧棉机,指的是一种皮辊轧花机,原理是利用摩擦系数较大的皮辊表面沾附和带动棉纤维,从而使得棉花和棉籽分离。 嗯,系统给的…… 这种轧棉机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cao作、维修简易,如同那种手摇式脱粒机一样,方便在民间推广。 重要的是经过轧棉机处理过的棉花,可以直接打包压实,方便货运到纺纱工坊,使用水力纺纱机做成棉纱,之后再拿去织布。 不过刘盈一直试图在省掉中间这个步骤,也就是推广手摇式的珍妮机,直接从织女手中收购成品棉纱。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维稳,保证男耕女织这种维持了几百年的生产结构能够继续下去。 正如黄老的那句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每一次生产结构的转型,生产力的提升,其实背后都有许多人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 举个栗子吧。 比如当年的英国,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之后,因为没有申请到专利,虽然他本人暴富了一场,但珍妮机却渐渐流传开来。 于是,就有大量的纺纱工失业,他们愤怒的冲进詹姆斯家里,不仅捣毁了他做的珍妮机,纵火焚烧了他的房子,甚至于将詹姆斯全家都赶出了所居住的那个小镇。爱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