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刘盈:粗去玩?带上我! (第2/6页)
最重要的就是,当日诸侯联军洗劫咸阳城,烧杀掳掠无数,将许多记得礼仪步骤的礼官內侍几乎杀光,硕果仅存的那些又因为战乱而无法寻觅。 所以叔孙通制定的礼法,说是借鉴自周朝秦朝,但其实主要靠自己瞎掰…… 少顷过后,宫门大开,新年朝觐正式开始。 挤在门口的大臣功候,将自己的礼物交给等在门口的礼官,然后按照食邑多寡,官职高低排序前行。 因为并没有御史或者礼官出来固定他们的具体顺序,所以很多食邑食禄相等的人,就完全按照各自的喜好扎堆而站。 行进之间,如同一群前去旅游的游客,自由散漫,毫无秩序美感可言。 而且每到这时候,就看出当年秦国为何要迁都咸阳城了。 栎阳王宫修建的时候,秦国国君秦献公,还只是周朝的一个伯爵。 嗯,所谓的‘公’,其实是尊称。 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死后称谓都是国号 谥号 公,如齐桓公(侯爵)、秦穆公(伯爵)、郑庄公(伯爵)等等。 而公爵只有天子之宾,比如二王三恪,简单来说就是夏商王族之后,例如商朝后裔的宋公国;再就是天子正卿,也就是畿内诸侯国,封君一般为周天子的世袭卿士,如周公国,就是周公旦的后裔。 诸如诸侯中比较显赫的那几支,例如宗室诸侯卫蔡(武王之弟)、晋国(成王之弟)、燕鲁(周公召公嫡长子封国)、齐国(姜子牙封国)、陈国(虞舜后裔,周武王女婿)基本都是侯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