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九章 儒家酒祝(第一更)求月票 (第3/6页)
十余名太庙侍卫,按照严格规矩,将“太牢”抬上进来。从一名名天子祭酒身前走过。每经过一处,必有一名天子祭酒,递过青铜酒器,承接其中未尽的血液。 祭祀用的“太牢”,之所以必须在祭祀的前一刻,才能杀掉。原因正在于此。所谓祭祀,乃是神圣庄严的事情。之所以用到牲口之血,便是喻意,以畜牲之血,替代人血,祭祀天地神灵,喂其英灵,免去天下的杀伐、血光之灾。 以畜血代人血,祭祀天地神灵,免去杀伐、血光之灾,这正是祭祀之礼的意义所在。儒家自古厌战,但兵灾历来不断。这便有了祭祀之礼。 不过,真正的说起来,祭祀之礼却是起自远古。最早是从魔神们的祭祀之礼,学习而来。远古的祭祀,全部都是人血、人祭。到三圣皇的时侯,天皇伏羲自觉魔神的祭祀之礼,太过残忍,便将人祭,改为牲祭。 这便是祭祀之礼的由来。 承了牛、羊、豕血过后。所有太牢,围绕祭坛一圈,伏于地上。 一旁,自有天子祭酒,奉上所酿的祭酒。一一逐杯浇注。一趟下来,酒香与血气,融合在一起,祭礼便准备的差不多了。 儒服酒祝庄思尘,点了点头,神色一肃,缓缓登上祭台。展开一卷榜文,宣读皇室所书,人皇加盖玉玺大印的祭文。 “天命丁亥年六月十五,酒祝庄氏,替大周人皇伏首,乞请上听……” 一篇祭文徐徐道来,声音回荡祭荡,响彻太庙。一名名天子祭酒,神态庄重,垂首聆听。 “轰!” 一声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