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器_第九章 采访难民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采访难民营 (第4/6页)

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既大又飘逸,很轻很薄,变化万千,是女性服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挂在一侧肩膀上,有的从前向后搭在肩、颈上,更多的是随意戴在头上,垂及***,风情万种,美不胜收。

    白沙瓦自古以来就是著名商都,商旅往来不绝,是连接印度河平原和中亚地区的枢纽。如今商队的驼铃声,已经被花花绿绿的卡车取代。每一辆卡车都经过精心打扮,像一座色彩斑斓的流动建筑,挂满各种各样的装饰物,叮叮当当驶过。

    车身都用油漆刷得如波斯挂毯一样鲜艳,车表面特别是车头两侧车门一带,都用各色雕花的深色木头细致包装起来。驾驶室顶上还要高高地竖起一块色彩鲜艳的木板,好像一顶五彩缤纷的帽子。

    这很让人纳闷,这样装饰的车子,阻力加大,能跑得起来吗?即便能跑起来,那得多废油啊?

    与年轻女人不同,一些年龄略大的女人,一般着深蓝或黑色长袍、头巾,身边也一定有男性的陪伴,哪怕是十来岁的小孙子。而那些头上顶着长及脚面的面罩,只在眼睛前留一小块网格纱窗的,肯定是山人伊斯兰共和国已婚女人。

    难**要集中在西北边境省和俾路支省,白沙瓦是西北边境省首府,难民营最为集中。在白沙瓦的老城或大学区内,随处可见一批一批刚进入这座城市的新难民,城外的难民营更是一座接着一座。

    并非所有的难民都进入难民营。每到夜晚,公路两边,老城区的街道两边,都会搭起一座座的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