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器_第九章 采访难民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采访难民营 (第5/6页)

时小帐蓬,大量难民会就地宿营。这些小帐蓬,都是联合国难民救济署援助的。每到早晨,这些小帐蓬又会拆掉,难民们再开始一天的流lang生活。

    将越野车贴上英“独立之声新闻社”字样后,通讯社采访组连续几天时间,融入白沙瓦芸芸众生中,非常专业、非常繁忙地,与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广泛密切的接触,最后才开始“采访”城外的难民营。

    在城外难民营海洋中,采访组选择贾姆鲁德小镇旁边一个最大的难民营,作为‘采访’目标。

    这个可容纳几万人的大难民营,位于宽阔的曹拉河畔,里面几乎见不到成年男性。儿童们赤着脚,在营地或河边嬉闹着。衣衫褴褛的妇女们,或在河边洗衣,或到河边汲水,再将水罐顶到头上运回帐蓬。

    河堤上长着很多灌木,河滩上长满茅草蒿草,里面肮脏不堪,堆满了垃圾,尘土飞扬。到处都是粪便,苍蝇嗡嗡乱飞。

    在一块“难民营小学”的牌子前,衣衫破烂不堪的儿童见到采访组,都好奇地围拢上来。他们瞪着一双双因消瘦而显得过大的眼睛,伸着脏兮兮的小手,讨要纸和笔。这时妇女们都远远地躲开了,虞松远等人知道,这是普什图族民族的习俗。

    采访组赶紧将带来的纸和笔,一一分发给孩子们。

    毛虫说,搞新闻采访,必须了解、尊重山人伊斯兰共和国人的宗教习惯,拍摄妇女是要遭到严厉惩罚的。正在这时,有几位长须飘飘的老人,匆匆地迎上来。他们见采访组都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