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5/7页)
么说莫名感觉里头大有问题。 可他把整件事在心里打了个转,却又发现不了问题所在。 昨天有人找上他打听曹冲的情况,今天曹冲这边就需要人,巧是巧了点,但怎么看都是瞌睡有人递枕头,他正好可以卖个人情出去! 那么,到底有哪里不妥? 司马懿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也不再暗自纠结。他与曹冲商量完捞人才的事,便又讨论起怎么遴选适合的太学博士。 太学博士才是真正的学问要好、品行要好,要不然怎么配为人师表?可问题就在于,够格为人师表的大儒不一定愿意来当这个太学博士。 曹冲对这些不太懂,他看了看司马懿列出来的名单,只觉一个都不认得。他唉声叹气:“这活儿不适合我干。” 步子不能一下子迈太大,即便有心要革新人才选拔制度,他也不能直接把读书人的根给拔了。 所以,太学不能像建国初那样直接开除所有老学究,大搞文学改良,公然号召大伙“不用典,不讲对仗”,直接跑步进入白话文时代。 按照这时代的惯例,一般春秋之际教《礼》《乐》,冬夏之际教《诗》《书》,中间穿插研读《易经》《春秋》,课表都给排好了,教学任务倒是不重。 曹冲觉得这可以当预科,也就是所有人都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接下来就可以分科培训,直接对接对口的衙门,即便不开科举,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输送点专业人才! 按照这个规划,前期可以先骗点大儒过来好好教基础课程,后面的计划等他们教得差不多了再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