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光环 (第4/5页)
毕业后不用干体力工作,却不能让他们真的宛如鲤鱼跳龙门似的出现一步登天的改变。 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太多了,又造就了一批人口高峰。当初要不是就业根本无法解决,又怎么会把人往乡下轰呢? 而且当初是分批走的,回来可是集中性的。这几年来光京城,就要解决上百万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想一想就知道实际情况有多么艰难。 虽然高端职业需要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才能担当。但别忘了,陆续平反的知识份子和领导干部又有多少?现实的状况,一个正职,得弄出七八个副职来,而且几乎都是占着位子不干活的。 另外“运动”十年里,大学校园也一直没闲着,每年还在毕业工农兵学员呢。 别说论资排辈本就是我们的体制特色。从实际情况来讲,工农兵学员也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差劲。 尽管这些被人们成为“半拉子”大学生的群体,在后来人们口口相传中笑话很多,什么数学专业不会看秤,中文专业错字连篇。甚至介绍对象一听是工农兵学员,就说“你不能给我介绍个傻子啊。” 但平心而论,工农兵学员是不应该全部遭受这种诟病和讥讽的。他们的整体素质是高于普通同龄人的。 这是因为不管有多少后门学生,哪怕制度再残疾。但大多数能主动争取这种机会的人,仍然是人堆儿里的佼佼者,是单位的聪明人。 那些不爱读书,不求上进的短视者、平庸者,根本没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去争取机会,也不愿找这个麻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