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光环 (第5/5页)
特别是“运动”初期的时候和七四年之后应分开来看。 从七四年开始,学校课程设置开始趋于正规化管理。 到了七六届,几乎和“七七届”、“七八届”课程设置等同。许多课都是“工农兵学员”和“正规生”一起上的。 起码这三年的工农兵大学生和正规学生水平相近。 也正因为这些客观现实,这些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去向都不错。甚至因为政治条件过硬,在政工干部领域他们还具有独到的优势。 而且这些人在恢复高考以后,也不是无所作为,有些聪明的继续深造,考上研究生。还有一些争取到单位内部干部培训的机会。用党校、干校培训班的履历挽救了劣势。 反正总的来说,“七七”“七八”的正规大学生面对工农兵学员,并没有后来人们以为的那种压倒性优势。从学历上或许他们含金量高些,可论先发优势和搞人际、玩权术上的素质,工农兵学员不少人是反过来压倒他们的。 等到两个群体分出所谓的胜负,至少也得到八十年代后期了。 这中间还包括了工农兵学员后继无人,其中的许多人又靠研究生学历“洗白”了自己。还有正规大学生只宣扬群体中光鲜的一面的种种因素存在。 所以真正的客观现实,恐怕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千言万语融汇成一句话,我们国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开二群了,群号:608640021 (本章完)镶黄旗的重返1977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