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二百一十七章 坎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 坎儿 (第3/5页)

一步一步的被这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所取代了。

    一个是因为三轮车比洋车更快捷,更舒适,更省力气。

    另外一个,也有日本人有意推行的原因。

    因为这东西是日本人在洋车和自行车的基础上改造而来。

    小鬼子多坏啊,你看他前脚儿给你来个军事侵略,后脚儿就给你一个经济占领。

    抖机灵抖得多是地方,就是吃相难看得很,永远改不了一股子下作的市侩气。

    至于说到当年京城最知名的造车厂。

    一个是在东华门大街路南的“懋顺车厂”,另一个就是西交民巷的“起顺车行”。

    很可惜的是,虽说是造车厂,但这两家,实质上都是由木匠、铁匠组成的攒车作坊。

    并没有什么现金的设备和原料。

    除了木料、油漆坐垫、靠垫、车篷子是造车厂自己弄以外。

    连打铜活什件的铜,也向日本洋行去采购。

    像内胎、外带、车条、滚珠、轴承、弓子、手铃、脚铃、喇叭等重要零件更是如此。

    北平沦陷前,是从英国人、德国人那里定购的。m.zwWX.ORg

    “七七事变”后全得向日本人购买。

    所以呀,就这么一辆洋车。

    别看售价要一百多大洋,贵的时候小二百。

    可造车厂赚的也不过是七块八块的而已,最好的时候十块二十。

    这就是当时的民族工业水平啊,那真是太寒碜啦。

    不过也得说,咱们的人懂得享受,过去的手艺人活儿也好。

    攒出来的洋车和三轮车,无论舒适度还是外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