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二百章 宝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章 宝贝 (第2/6页)

,无疑是说它们精致好吃的程度,都能与饽饽铺里的细点“京八件儿”,相媲美了。

    最为难得的是,乃至到了特殊年代,“丰泽园”的大厨们都被强令去做“大众饭”了。

    这里的面点也没断了传承,至少“烤馒头”和“银丝卷”还一直在做着、在卖着。

    所以这么多年过来,“丰泽园”外卖部窗口,几乎天天都是人挤人排着大队,不卖完就不散场的热闹景象。

    如果要用大宅门里白七爷的话来形容,那就是“馒头,必须得是丰泽园的啊。”

    由此可见,京城人对这儿的面点有多么的认可。

    而“张大勺”因为在“丰泽园”里干过,再没有比他更了解后厨底细的人了。

    他当然清楚“烤馒头”和“银丝卷”为什么如此美味的秘诀。

    抛开独到的制作方法不论,那还得仰仗一块上百年的“面肥”才行啊。

    这事儿如果要让外人听起来,或许会感到十分蹊跷。

    因为大多数京城人都了解,这家大饭庄创办的时间是1930年啊。

    到如今,满打满算,历史也只有五十来年啊。

    怎么“面肥”倒是上百年的呢?

    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这就是一层纸,桶破了就明白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搞明白另一件事,那就是“丰泽园”的厨师打哪儿来的啊?

    嘿,那都是当年栾学堂从老东主“新丰楼”带出来的。

    那不用说,这白案用的“面肥”,当然也是源自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新丰楼”啦。

    而“新丰楼”的创办历史,上可追溯到光绪年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