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四十九章 会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会吃 (第6/7页)

他这种观点的一惯性。

    什么东西贵要贵得有道理,还讲究什么东西做什么菜。料不能不好,也不能过好。

    就说海米拌芹菜,芹菜很便宜,可得选,什么芹菜能做,什么不能做。

    “张大勺”要吃,就要菜心里中间那一根,拿出跟海米拌。

    芹菜根本不贵,但一捆只挑出那么一点就贵了吧?

    而且海米也一样,“张大勺”要用3厘米以上的,跟个大弯钩一样,最高品级的,也叫大虾干,洪衍武只有在滨城的时候才见过。

    再比如做一盘炒鳝鱼糊,香菜应该是短而茁壮的比细而长的好,胡椒粉也必须得是什么样的,才能达到这道菜的需求。

    所以综合而言,只要“张大勺”肯花钱去吃的东西,那永远物有所值。

    当然,这一点别人可学不来,因为是建立在“张大勺”极为特殊的个人条件上的。

    不但需要有超乎常人的专业知识,也因为他到哪儿去都有熟人,可以直接跟厨师交流。

    否则的话,他这饭根本没法吃。哪儿有人会容忍他这么挑三拣四啊。

    最后,“张大勺”还特别讲究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这种应时应季,不但是针对食材,也指人的生理变化和需要。

    比如说,从全年来说,夏日天热人的肠胃寡淡,就得吃清淡一点,靠小菜儿开胃。秋季物产丰富,鲜货横行,自然是尝鲜最好的时节。冬日天寒地冻,人需要脂肪,荤腥就要多进一些。

    这些都是点菜的原则。

    而且外面卖的吃食也有许多只是特定时候才有,比如夏天的荷叶粥,秋冬的“炸三角”,不到日子没有,过时也不候,不懂得这点的人,要是自己再不会做,这辈子可能都尝不到。

    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