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得益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得益彰 (第5/6页)

的环境下cao持,做到人多不乱,省事好吃的。

    说白了,“大食堂”的经营方式更接近于“现代快餐”。

    要论服务大众,这个年代的中餐范畴,恐怕没有比他们更专业的了。

    还别不信,就拿rou饼、馅饼、锅贴、糊塌子、褡裢火烧、配小米粥、棒渣粥、荷叶粥这一组来说吧。

    看着有荤有素样儿挺多,可仔细瞅瞅,全都是带馅儿的,且全是用大铁铛烙出来的。

    分工明确,合理安排,这么多种类,其实只需要五个人cao持足以。

    两个做的,一个烙的,一个盛粥帮手的,一个收钱倒垃圾的,就够了。

    其他的组也一样,有专门大锅翻炒的,有专营上屉蒸食的,有专来下锅煮面的。

    绝不兼营其他制作方式的饮食。

    所以就能熟能生巧,跟流水线似的,每个顾客等不了多久。

    而且额外还得说明一下的是,“大食堂”这伙儿人不光制作速度快,口味上也不孬。

    即便论“好吃”这俩字儿,丁点儿不比老字号差。

    就比如说“带馅儿的”这组做的褡裢火烧吧。

    这是“口子”上的独特饮食。

    尽管“门框胡同”的“瑞宾楼”做这个有名,在京城口碑向来是第一。

    可那也是创始人为了生计,违背了“口子”规矩,从行里传出来的。

    庞师傅和苟师傅教出来的徒弟,那才是正行啊。

    再比如说“翻炒组”,也有两样显本事的吃食。

    一个是“蛋炒饭”,另一个就是“炒疙瘩”。

    这“蛋炒饭”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