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2章 藏宝符于恒山 (第3/8页)
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太原郡?“ 秦、楚、晋很早就设置了县,郡的设置则要较县为晚,但至迟到晋惠公时已经产生,这一时期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但郡的地位的确要比县低,所以赵鞅在激励士卒时才说”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然而随着六卿兼并,领地连成一片,赵氏统辖的县逐渐增多,比如太原、吕梁地区足足有十二个,更由于其处于边境,有时候面临戎狄入侵,需要统合各县力量,进行抵抗和反击。 所以在县之上,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赵无恤就打算延续历史上的既定进程,推行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反正再过几十年,魏国的西河郡,楚国的宛郡便会相继产生,这一次,就让赵氏专美于前吧! 赵无恤对董安于解释郡县的运作方式:”郡的长官名为太守,有统民守土之权,对上承受邺城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其下有郡都尉,有征兵领军之权,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又郡大理,掌司法,监御史掌监察职责。” 他一摊手,笑道:“其实和董子现在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只是将其制度化了,先在晋阳推行,若行之有效,再推广到邺、邯郸、长子、河内,甚至是鲁国去,董子觉得如何?” 董安于摸着白胡子细细一琢磨,这郡制推行后,使各县的权力层层集归郡,就可以防止因各县大夫、县令各行其是而导致力量分散,捏成一个拳头,用来对付周边戎狄邦国,再合适不过,而且太守、都尉、大理、监御史这些名词新颖,实则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