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我,岳飞之子!反了!_第七十五章 少年朱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少年朱熹 (第2/4页)

年听了之后,久久不语……

    他们自然是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解释人类发展历史轨迹的。

    但这样解释、这样的说法,逻辑是那样的严密、那样的有道理,那样的让人振奋。

    岳云在十三名少年学生身上扫了一圈之后,便将目光落在了名叫朱熹的少年身上。

    朱熹是什么人?

    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是历史上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中,受儒教祭祀的人。

    是被尊称为亚圣的人物。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华夏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第一人。

    最主要的是,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华夏封建时代除孔子之外儒家的最具代表的人物。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元朝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

    明朝朱元璋将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清朝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岳云其实对朱熹将“三纲五常”极端化有些反感,甚至认为朱熹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对华夏在全世界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但他不得不承认朱熹的智慧、智商和心智实在是五百年甚至一千年才一出。

    这样的人物是因为当时历史和学术背景让其成为儒家理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