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9 你肯替我背包袱,我感激你还来不及 (第6/9页)
这也是为何曹志强的那个红光出版社的借款,能拯救红光机械厂的原因。 因为曹志强的出版社,只需要负担机械厂的工人工资的一半就可以了。 如果连工厂的原材料跟能源账单也负责起来,那打死曹志强也负担不起。 “李厂长。”曹志强跟着叹了口气,“别看现在出版社也好,便利亭也罢,都搞的如火如荼,但其实这些项目能吸纳的人群都很有限。 便利亭项目呢,从长远来看,确实可以吸纳大量人员。 理论上只这一个便利亭项目,就能把咱们厂的三产人员吸纳干净,让这些只出不进的三产部门,变成新的盈利增长点,让三产人员自己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反哺工厂,壮大工厂。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有一个逐步扩张的过程。 而且便利亭项目呢,其实是吃政策饭的,一旦政府不让搞了,就全白瞎了。 所以,咱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多点开花,多手准备才行。 搞电影制片厂,就是我为工厂想的一个新项目。 您看啊,只要电影厂搞成了,就可以算是咱们工厂的一个下属子公司,这样一来,最起码可以把文工团这个光花钱不赚钱的大包袱先甩出去。 一旦新的电影厂赚钱了,那自不必说,万一不赚钱,单独剥离一个电影厂,让电影厂改为政府接手,由企业变事业,咱们也不吃亏,您说是不是?” “这个嘛……”李厂长摸了摸下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大家也不傻,万一真出了问题,咱们总厂也不好一点不管,一样很难交代啊。” “那这样好了。”曹志强道。 “厂长您要还不放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