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5节 (第6/6页)
,亦很重要! 狄仁杰就感慨道:“官员定策于庙堂之深,胥吏执于江湖之远。” 真正维系着一个王朝运转的,正是这些胥吏。 姜沃能想到此时长安城内,宰相重臣们正在制定赈灾之策,但最后执行下去的依旧是胥吏。 然胥吏的地位却比官员低许多,无朝廷固定俸禄,而是由当地州县官员从地方财政拨给,晋升途经也少的可怜。 且这还是在大唐,胥吏还是能‘做官’的,到了明清之时,甚至有规定‘倡优、皂隶(衙门中小吏)、罪者子孙不能参加科举。’! 直接把胥吏划做了贱籍等同。 手里有权,低位却很低,且无朝廷俸禄,最要紧的是完全没有上升途经—— 姜沃带入了一下,自然而然,许多胥吏的人生规划就是尽可能的用手中的权力捞钱了。 故而明清之时,甚至到了一种‘吏胥之害天下,不可枚举。皇皇求利,以济其私’的程度。[2] 而如今,胥吏之弊就初显。 狄仁杰便道:“胥吏多为本乡本土人,与当地缙绅耆旧盘根错节,若是不通庶务科举出身的世家子,一下子到了地方任官,起初连言语都不通的话,几乎是所有政务只能委于当地胥吏。” “有时候官员反而被胥吏所限制。” ** 庐山官驿中,姜沃还在回想与狄仁杰在京中的谈话。 这边郭成双已经在招呼两位女医官也一起坐下:能多打听到一点京城吏部的事儿总是好的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