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节 (第5/6页)
捞。 实在可惜。 而唐诗多散失,也与此时印刷术尚不发达有很大的关系。这会子连书都多是手抄本。 而诗词最常见的流传方式就是题壁写诗。比如姜沃这一路出长安,就见过不少:什么佛寺、逆旅、酒肆、甚至行舟乃至任何一处墙壁上,都可能提着诗人的诗词。 就像之后白居易一路走,一路追着看元稹的诗一般——“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后世人能从各种途径追连载,可怜白居易同学只能追柱子,到了地方先绕柱走。 而从题壁到口耳相传再到被人记录下来,其中自然难免散失误传。 能够有意识,也有能力把自己诗文编纂整理,刊印成册的人,只占极少数。并且哪怕将诗文编集成册,若是只留在自己家中传给后人,遗失的可能性也很大。 而以上两条‘整理出版和国家保存’—— 现在的姜沃都能做到了。 第232章 报纸·两年后 “这报纸——” 登州港口外的驿站,连空气中都带着些海风的味道。 姜沃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份《大唐杂报》在对着日光看。 说来,史册上第一份有记录的‘报纸’,也是出自唐朝:《开元杂报》。 还曾有文人写过《读开元杂报》文作为记录。 杂报上多记载朝廷公开的政令以及帝王和百官之事。譬如‘某日皇帝亲耕藉田’;‘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等朝堂大事。。 甚至还有‘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