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_第4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4节 (第3/6页)

 毕竟,此时男子根本不缺学校——官方办学京中有国子监六学二馆,京外也有府、州、县学。民间私人开设的各种书院、学馆、私塾也很多。

    反倒是女娘们,如果不能建立系统教育的制度,只按照现在皇帝特授官职的方式,总有些‘另辟蹊径’的意味,能融入朝堂的人也太少了些,且对上位者的依赖太大。

    与【基础教育】相对的【精尖教育】,重点就截然不同了。预备选择的入学对象,都是在某一方面已经有一定高度的人才。比如说司农寺的年轻农官、工部善于修缮水利河渠的外放胥吏;户部擅统计赋税的九品计史……

    简言之,便是在原有的专业有一定造诣,但是若无真正专家点拨教学,很难再上一层楼的人才。

    姜握设想中的【精尖教育】学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有院士培养下任院士和高级研究员’的机构。

    传承。

    总而言之汇成一句话:要人才!各方面的人才,且多多益善!

    人才,乃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真正的国运兴衰所系。

    至于【军事学校】,姜握之所以单独把军事拿出来,也是时代决定的——“国家大事,在祀(祭祀)与戎(军事)。”

    虽则都是学校,但军事学校还是单独拿出来,不要混为一谈更好。

    且军事学校的最终掌控权,也一定得是——

    姜握指着策划案里用朱笔勾勒过的一句,看向皇帝:“到时候,还得请陛下出任军事学校校长。”

    “学校……”

    正如文成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虽然能明白意思,但也略微怔了一下。

    圣神皇帝亦把这个词念了两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