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人_第211章 柴荣的文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柴荣的文治 (第4/9页)

佛像了,国家的货币咋办,那时候的货币不像现在只要是有纸就行,那时候需要真铜实料。

    柴荣为了解决铸币不足的问题,耗费了很大的心血,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柴荣灭佛,柴荣就想得罪佛祖吗?他也不想,虽然这些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但是在当时还是很有市场的,很多当官的都信,最有名气的就是赵匡胤兄弟俩,柴荣很强势,他的决定没人敢违背,所以灭佛,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柴荣仇视宗教,除了这一点,柴荣还积极和南方进行贸易,看看能不能换一点铜矿,但是适得其反,江南等地的铜矿这属于国家战略资源,不能出口,而南方有丰富的货物,在和中原的交易中,中原的大量铜钱反而流到了南方,这让柴荣郁闷不已。

    既然和南方交易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和外国,当时叫做高丽,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面,那里的铜矿也是相对比较丰富的,所以柴荣就鼓励今天山东一带的百姓下海经商,把高丽的铜矿搞过来。

    这一点和日本有点类似,日本白银矿储量十分丰富,但是铜矿稀缺,日本就长期和中国进行交易,他的一个目的就是把中国的铜钱运回去,所以日本考古发现的铜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中国制造。

    日本白银虽然多,但是价值也大,不太适合日常生活,而日本白银存量大,价格自然就低,所以近代,日本国门被打开之后,白银大量外流,对本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除此之外,柴荣还下令民进不准私藏铜器,谁家要是有了铜器不交出来,那就是要按照重量判刑的,这一点也是很严厉的,虽然史书上没有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