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5章 不成比例 (第4/5页)
必须突破的关隘,因此在中国北方广阔平原上,游牧骑兵具有了如此强大的优势,农耕民族所要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游牧民族可以决定这仗打还是不打,以及在什么地方打,即便他判断失误吃了苦头,也不大会遭致灾难性的后果,他大可轻易逃走。而中原皇帝毫无例外地把连通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谷河川作为帝国最重要的国防线去刻意经营。而一旦这条防线被突破,中原王朝的噩梦就到来了。 可在这场胜面极大的战争中,游牧民族的首领付出了什么呢?他可以说,这场战争付出了接近于零的成本。他的收益却总是相当可观的,无论从哪方面计算这是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 反观为了抵抗滚滚而来的游牧骑兵,比如说,十万骑吧,中原王朝的皇帝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呢?在一场可能到来的大决战中,他必须准备相当于数十万步兵的战力,还要很凑巧地把这些人全集中在主战场上,才能指望有些赢面。 为了供养十万大汉铁骑或是七八十万步兵,帝国需要多大的人口基数呢?赵昺简单的测算了一下本朝当前的基础数据,供养一名战士,除了提供他的装备外,更重要的是粮草,那就是百个农夫才能供养一名战士,而在军队远征的时候,耗费更是惊人。 农耕国家动员十万兵力,耗时一个月,即需要直接后勤保障人员三十万人。这四十万人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就要耗费十八万石粮食。但这四十万人中,真正能用得上的兵力只有七万人,这还不够游牧民族两万骑兵吃一阵的。 如果这场战争耗时三个月到半年,一直处于动员中的四十万人,将耗费五十四万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