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85章 不成比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85章 不成比例 (第5/5页)

到百万万石粮食。而这还仅仅只是个理想化数据,战争中的非正常损耗通常也是惊人的,因为如此大规模的调动中,意外不可避免,也许在漕运中因为洪水或触礁的损失、或火灾在仓库中被焚毁,更可能被某支游猎的游牧骑兵所劫掠。

    若是这场战争进行半年,中原王朝动员了与十万游牧骑兵相当的兵力,且按七十万步兵折算。在这半年中,无论胜负,帝国的军队及后勤人员都将消耗七百余万石粮食。这当然不止是动用的兵力,还包括维持后勤的近三百万夫役所消耗的粮食。据此按照粮与谷为1比2的产出率,实际谷产量必须达到千五百万万石才能满足需要。

    而秘书监的一班人根据赵昺设想以汉武帝远征匈奴为模本也做过个成本核算。宋代一石,约折合汉代两石半,则宋制遣五百万石折合汉制则近四千万石。而汉时一个五口之家,除去劳役之外,耕种面积不过百亩,收获不过百石,若西汉三十征一的标准税率征粮,则人均能提供约七斗的税粮。

    据此则需要五千七百万的农业人口,才能提供七十万步兵或十四万骑兵(也就是卫青出塞远征的兵力)半年远征所需的粮食。可两汉人口的最高纪录,也不过六千万。且卫青、霍去病、李广利们的远征军,还需要旗鼓、盔甲、刀剑、弓矢、车辆、战具、犒赏,以及安置俘虏或是投降部落……这些都需要花费帝国大量的财富和粮食。

    因此史书上所载汉武帝虽然取得了赫赫武功,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民生凋敝,而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还是无法彻底解决外患,可见发动远征的成本之高。但既然赵昺明明知道消耗之重,为何还要执意北伐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