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53章 回水之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53章 回水之法 (第3/5页)

都没有面圣的机会,见其虽极力保持镇定,但仍然额头见汗,听其声音发颤,赵昺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吓到了他,连忙缓声安抚道。

    “陛下,卑职得知行驾要乘舟经运河北巡,知晓御舟载重超过千石,较平底漕船吃水要深,便在过江船闸以南二百步紧急加建了临时木栏闸板,使河道变窄,以抬高水位!”周良长舒口气,缓和了下心情答道。

    “这个办法很巧妙啊,通过人工制造狭河,加大水流速度将河道淤泥冲走,使航道变深,且只要关闭临时闸门,又起到了二级船闸的作用,使得大型舟船可以通过!”赵昺听了赞道。

    赵昺知道人工制造狭河起初是用于水道清淤攻城。在北宋时期,因为开封的物资运输要仰仗运河,所以朝廷对汴河的清淤工作相当重视。采用的第一种疏浚方法,是直接进行人工清淘,但是工程量很大,每年要驱使数万夫役进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处理汴河淤积的另外一项技术措施是狭河工程。所谓狭河,就是采用木桩、木板为岸束狭河身,就是让河道变窄,加大水流速度,使运河利于行舟,同时,泥沙更多地被带走,减缓了淤积的速度,且在技术上具有简单易行,而又能就地取材,方便灵活等优点。

    宋代的船闸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在赵昺看来已经具备了当代船闸的雏形。而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二级船闸,其的作用相当于两个船闸并用,便于调节,并且更为节省水量,常在坡度较陡或落差较大的河段上建造,可视为船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陛下对此也十分熟悉!”周良听了心中一喜,他最怕的是不懂行的上官,根本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