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715章 善加变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5章 善加变换 (第4/5页)

 而军功制度的设计有着深深的政治意图。

    其实商鞅的军功制度设计思想更倾向于节约土地, 优先保障低爵军民的权益,限制贵族阶层过分膨胀。所以其推行军功爵的初衷,本质不是让秦军变成虎狼, 而是挑战世袭贵族的特权。所以军功制度下使得秦军成为诸国之冠更像是副产品,而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会被车裂的重要原因。

    此后汉朝继承了秦制,却并没有考虑到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而是机械的照搬,导致cao作上已变为优先满足军功大贵族,对比一下汉初的授田标准,与秦大良造对等的汉大上造有八十六顷田,而秦国最高爵位的大良造最多也只能在基础授田上再增加十七顷田。

    不过,秦制从第九级五大夫开始会得到三百家税邑,立功之后会再增加三百家税邑。爵位越高获得的税邑越多,但得到的授田还是不多。即使到了秦朝,二十级军功爵制中的彻侯、关内侯虽能得到数量巨大的税邑,但直接掌握的田产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

    这就可以看出汉制背离了秦代军功制的初衷,从而也导致军功爵走向了它原本的反面,直至消亡。如此可见好的制度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也存在如‘南橘北枳’般水土不服的问题,并不能机械的照搬,而是应做出调整和改良。

    因此当赵昺借着全军换装火器,重新组建新军的契机进行军事制度改革。而他当时面临的问题是‘重文抑武’的遗风仍旧顽固,导致武人政治地位低下,而在当前的主要任务却是要复国,需要武人效命;另外他清楚在农耕经济为主的时代,土地问题依旧是主要的社会矛盾;再有要避免出现矫枉过正,不能出现武人当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