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715章 善加变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5章 善加变换 (第5/5页)

的畸形政权。

    首先赵昺对宋绍兴年间武职官阶进行一番清理,将六十阶改为二十二阶,品级与文官相对应。同时厘清了名目繁多的等级,如横班、诸司使、使臣三等;横班正使、诸司正使、横班副使、诸司副使、大使臣、小使臣、无品尉勇等名目,重新确定了官名和等级。

    按照品级将军官高、中、低阶,分成三等、九品、十八阶,剔除了一些官名,又把过去只作为荣誉衔和寄禄官的称呼引入,相当于现代的军衔。一至三品为高级军官,分称柱国将军、辅国将军和镇国将军,以上、下来区别正贰;四至六品为中级军官,分称郎将、正将和副将,前缀加军兵种名称,以左、右区别正贰;七至九品为基层军官,分称都尉、校尉和副尉,以左、右区分正贰。兵卒则分为四等四阶,名称也很现代,分称上士、中士和下士列兵。

    这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军衔,作为论功晋阶的基础,并可以衔阶作为发放薪俸和享受待遇的依据,改变了过去一律以实职作为发放薪俸的规矩。如此就解决了立了功却无法晋职,也难以享受相匹配待遇的缺陷,使有军功者得以安心。

    当然军衔的高低只作为享受待遇的依据,与实职是相互不干扰,并不能获得权力。但可以作为优先晋职的条件,在战时可以自动以军衔高者临时代理伤亡主官。且因为和品级相对应,在转资文官时得到对等的官阶。

    而在论功上,赵昺引入了秦军功制的‘盈论’,使中、高级的军官进阶变得不那么容易,从而避免朝中将军满地走的场面。而即便如此,他忽然发现李三娘若是真的领一营兵参战,还真有可能晋升到与皇后对应的超一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