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4章 策有高低 (第5/5页)
不计后果的策略。 “陛下,大汉遣兵数次深入漠北,在卫青及霍去病等名将的统帅下发动了一系列战役,虽然大捷,付出了数万人的伤亡、十多万匹优良战马的损失,使得国力耗尽,百姓贫苦。可即便将匈奴远逐,依然有其他蛮族不断崛起,扣关犯境,劫掠边城,终汉不能禁止!果不出所料,刘因还是坚持将后果说明道。 “入唐初期,国势强盛,诸族臣服。但武后乱政,吐蕃不断袭边,玄宗继位后一改武周以来对吐蕃缩短战线、采取守势的策略,把吐蕃作为头号对手,不计代价的进兵,也就是杜甫所言的“武皇开边意未已”,最终在青海湖流域和西域都压制住了强敌。” “但为了应对无限增长的边事开支,唐玄宗不得不任命宇文融、李林甫等人大规模清理隐户,同豪强士族争夺人口,把官方掌握纳税户口从他继位初期的三百多万户增加到天宝末年的八百余万户,但也因此导致朝堂内争不断!” “嗯,从结果来看,玄宗征伐吐蕃在战略上确有失误!”赵昺点点头道。 他清楚这段历史,说白了还是钱闹的。如何应对不断上涨的军费开支,成为人事变化和政治斗争的主线,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受到重用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能满足唐玄宗对吐蕃战争中不断扩充的财政需求。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干预玄宗皇帝的扩张政策,在战略领域是完全被动的,只能跟在疯狂膨胀的支出后面修修补补。只要皇帝的扩张政策不变,即使没有安禄山的叛乱,他们也迟早会有修补不下去的那一天。而吐蕃虽然被压制,也没有真正被削弱,反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加快了扩张的速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