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513章 坑孙子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3章 坑孙子的 (第3/5页)

但付款方式是价格他说了算,如何结算也是自己定义,可谓是超级霸道的帝王买家。

    比如明朝国内一斤铁的售价是五十文钱,明朝付给朝贡使团的价格却是一斤铁三文半钱;明朝国内一把普通大刀的价格是六十二文半钱,日本进口倭刀的价格却被明朝硬性规定为三十七文半钱;明朝国内一斤胡椒百文,而收购使团的胡椒价格仅是三十五文钱。

    朱元璋还特意规定买这些货物,货币只占一成,其他九成用绢或者其他实物抵扣。早年明朝中央政府给予的货币其实是官方比价的纸钞,完全没有贵金属储备金,老朱家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明朝政府抵扣的绢也非常“坑人”,国内售价在二百余文到六百文间波动的一匹的绢,明朝政府愣是弄出了千二百文的售价。

    所以使团购买了明朝货物,明朝政府都涨价了十几倍,明政府可特别规定使团买东西要么要真金白银香料付账,要么接受明朝官方的“坑孙子价”。朱元璋父子这么宰人,可外邦使者还是抢着上供,其实正是因为和中国贸易依旧存有暴利。

    而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朱棣对老爹朝贡贸易的延续,是继续老朱家的“坑人”外贸政策而已,可见朱元璋父子从来就不是冤大头,抡起坑人来,历史上诸多的皇帝拍马都追不上。可是这么好的买卖却被经常被文官们攻击为劳民伤财,似乎大明坚持远洋政策就会国将不国一样,而朱棣一死,他儿子也就立马禁海封航了。

    老朱父子那就是赵昺的榜样,他也想好了自己就照葫芦画瓢,坑这帮无利不起早的孙子们。这种事情看起来是有些有伤‘天朝’大国的脸面,其实这个世界上观念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