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3章 不得已 (第4/7页)
是绝无仅有的。当其突然提出要禅位,身边的丞相及臣僚都极其对,认为这样会致使朝政陷入混乱、金兵趁机而入。但宋高宗不理不睬。但他仍以“老且病,久欲闲退”为由,下诏传位皇太子赵眘,自称太上皇帝,移居德寿宫。 但事实上,宋高宗禅位后,并没有躲在深宫,颐养天年,不问朝政,非他所讲的“久欲闲退”。而是一到关键时刻,他都会出面干涉,多方牵制,寸步不让,说明他还是对权力狠抓不放。所以有人认为他是贪恋权势,却又苦于国事忧勤,所以愿意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享受皇帝的尊荣,却又可以免于国事的困扰。 赵昺却的其中大有蹊跷。历代皇帝传位往往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感恩戴德之人作为接班人。宋高宗生平只有一子,名叫赵旉,但他的儿子在三岁时受到惊吓就死了。此后,宋高宗一直没有再生子,而朝野上下主张确立“根本”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人所共知,赵构属于宋太宗一支,亲生儿子赵旉夭折后,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他应该将皇位传给宋太宗的其他裔孙,毕竟符合条件的大有人在。然而宋高宗却经过再三斟酌,在绍兴二年宋高宗以宋太祖的裔孙赵眘为养子,并当作内定的储君来培养,最终选择了宋太祖的裔孙为接班人。 赵构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打破了延续百年的传位常规,虽然实现了太宗赵光义还位于太祖一系的‘承诺’,顺应了多数士大夫的愿望,为自己赢得了归还太祖裔孙帝位的美名。但他也深知势必会遭到宗室的反对,甚至会在交接时产生变故。 所以,宋高宗只有生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