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932章 问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2章 问策 (第3/7页)

饮,适合军队长期驻守,逃亡的百姓也来到山城耕作生息,又为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粮草。

    余玠领导四川军民共建立了八十余座山城,这些山城扼守在两江之汇,或坐落于险滩之旁,嘉陵江沿线的有苦竹隘、大获城、运山城、青居城、钓鱼城、多功城,渠江沿线的得汉城、平梁城、小宁城、大良城,沱江沿线的云顶城、虎头城,长江沿线的白帝城、神臂城、天生城等等。它们依托嘉陵江、渠江、沱江、长江,彼此之间互为倚角,组成了一条严密的军事防线。

    “在这些山城面前,蒙古铁骑失去了速度的优势,且山城之间以舟楫往来,又令不善水战的蒙古人吃尽了苦头。阻敌四十余年,使其难以沿江而下威胁京畿,可惜的是诸多山城非被敌攻克,而是守将怯战降敌。不过臣有闻,至今灵霄城仍在坚守,未被蒙元攻克。”江钲言道。

    “哦,朕以为钓鱼城请降之后,西川再无我军,没想到尚有忠勇之士在坚持。”赵昺有些吃惊,在他的印象中,钓鱼城在宋亡之后仍坚持了数年,为保全城百姓才与敌达成协议请降。而今居然还有一座城在大宋军民的坚守下,实在超出了他的想象。

    “陛下,臣以为可遣军沿江而上,收复、重建山城,恢复防御体系,他们可屯军自给,并不需朝廷多少钱粮。而一旦收复淮西后,形势进一步好转,便可以此为基地进取蜀地,威胁蒙元肇始之地!”江钲言道。

    “嗯,速取西川确是可消除来自上游的威胁,但朕以为当下战局尚未明朗,一旦失利或战事扩大,尚需自湖广调兵增援。且下月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