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749章 汇通全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9章 汇通全国 (第3/5页)

人吃马嚼下,路途的遥远使得后勤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再加上火器已经广泛列装军队,后勤补给的难度绝不是战国时期可以比拟的。

    为了保证这支军队的粮草供给,朝廷几乎用尽了所有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员当地百姓、商贾在沿路提供牛羊,让大军一路买买买。此外还允许商人在军后贩售牲畜粮食,补充所需。而在重农抑商的古代,朝廷愿意在战场上优待商人,也无非是希望通过当地人减少运输之费。

    为了抢占西北战场上的先机,赵昺不得不又遣兵西征,这无疑又增加了后勤上的负担。而他敢于如此做,主要还是因为当下已经进入雨季,江河水位上涨,使得他可以利用水路在大范围内调动全国的资源,保证北伐军和西征军的需要。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西周时期周王室非常重视汉江——长江的航运通道,利用这条便捷快速的水路采取大量的铜以满足王室的需要。同时为了保证铜的安全运输和航运通道的安全无阻,周王室布置了汉阳诸姬的分封格局拱卫这条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航道。

    步入春秋,周室衰微。原本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开始兴起,对长江流域的诸侯国进行了大规模吞并,舟船水战跟随着楚国扩张的步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也是长江航运上最开始的军事运用。

    尽管长江流域的诸国开始进行舟战,但依旧没能完全克服长江天险。楚国所在的长江中游,水道曲折,百折千回,无法顺畅通航,而在下游江面过于宽阔,风浪过大,舟船容易失事。故而长江的横向交通还没有实现全面贯通,仅有部分舟船会因为军事缘故而航行交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