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324章 金城汤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4章 金城汤池 (第3/5页)


    位于襄阳城西北角的夫人城,是与襄阳城紧紧相联的一座城外城。为东晋太元三年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母韩夫人率众所筑,以后多次扩建,呈长方形,稍向外突出,东与襄阳城墙相连。南、西、北墙内以土夯筑,外砌大城砖。

    鉴于“筑城容易守城难”,次年春,李曾伯又向朝廷提出六点经营襄阳的建议,包括实行营田、奖励屯田、运输米粮、修筑城堡、免税、增兵协防等。朝廷部分采纳其建议,下拨一百万缗的屯田及修筑渠堰补助费,并免除襄、郢之税三年。

    因而整个襄阳城布局严谨,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北城墙濒临汉江,其余三面凿有宽阔的护城河。此后宋、元为争夺长江天险,依靠坚固的荆襄城防体系,宋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抗金、抗元战争,最终南宋依靠襄阳的险要,粮储的充裕,军民的坚忍苦守,在襄阳进行了一次长达六年的重大战役,十万名元军竟然拿襄阳城没有办法,只能长期围困。

    而襄阳城的护城河经过开挖也成了攻城的巨大障碍。它北临汉江,在东、南、西三面人工开挖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渠水进入,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西南角、东北角的涵闸与汉江贯通,分隔了城市与城外的陆地,在战争时期成为一条缓冲带,极大地保障了城市的安全。

    不过开禧二年赵淳守襄阳时,护城河的宽度在七丈左右。至吕文焕守襄阳时,护城河又扩宽了一些,最宽处达到三十余丈,是当时中国最宽的人工护城河了。而城内军民是通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来与城外取得联系的,护城河加宽后,为了方便城内与外界联系,分别在东、南、西三门与陆路相通处,利用水中的沙洲人工修建了一个环岛,以此为支撑建成两段吊桥,帮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