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536章 谁比谁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6章 谁比谁白 (第4/7页)

  邻居是戎狄,少数民族,有时候连树叶都不穿,就跑出来裸奔,很影响市容。他们也不会种地,专靠抢劫为生。亶父带着西周子民,刚把粮食装进口袋,戎狄人就来了,背起来粮食口袋就走,连欠条都不打,年年如此。西周子民怒了,要跟戎狄拼命。亶父知道,自己人种地是把好手,打架都是外行,如果跟野蛮的戎狄人动手,就只有吃亏的份儿,丢掉的可能就不只是粮食了。

    于是打掉牙,和血吞,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于是,亶父带着民众逃跑,远离戎狄,一直逃到了岐山之下,就是《诗经》上说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次逃跑,亶父仍然打出了一张道德牌。临逃时,亶父告诉自己的民众:我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可以跟戎狄强盗决一死战,然而,必要伤亡惨重。我亶父如果带着大家去赌气,去死拼,去玩黑社会那一套,还算的什么好领导呢?还算是为人民服务吗?我不能让大家去牺牲,所以必须走。

    西周人民继续感动,眼泪哗哗的,扶老携幼,跟着亶父一起逃跑。明明是败绩了,是逃跑了,却能跑的感动天下,跑的万民宾服。后来,亶父死了,即位的是季历,也就是周公的爷爷,仍然喜欢打道德牌。史料上说他“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对老百姓好上加好,民心大聚。这时,周边的诸侯也开始归顺他们。

    当政权传到文王姬昌手里的时候,西周的道德牌打得就更好了。历史上说他“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季历之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