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6章 谁比谁白 (第5/7页)
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读书明理,礼贤下士。宁愿自己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花时间把贤士陪舒服了。这样一来,姜太公、散宜生、太颠、辛甲等高级人才,都归顺了文王。这使得西周越来越达,道德之名越来越高远。追忆祖宗三代,西周的成功经验,其实就四个字:道德、仁政。 而周公姬旦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基因好,家风好,还都是需要天赋的。据史料记载,周公早年时期,便显示出了做政治家的天赋。他非常聪明仁爱,刚够上幼儿园的年龄,就长的跟个小大人似的,属于早熟品种。司马迁在《史记》里,称赞周公“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就是说,周公从小就孝顺仁爱,聪明出众,与别的兄弟都大不一样。这可不容意啊! 要知道周公的爸爸周文王,基因好,身体壮,老婆多,是一个生孩子破纪录的级猛人。据《封神演义》里介绍,周文王有百子,几乎都是他老人家,亲自带着自己的妻妾们辛勤制造的,只有第一百个儿子,那个长翅膀会飞的著名鸟人——雷震子,是领养的。这虽是小说家言,不足取信,但实际上,文王的儿子也很不少,有史料可考的,至少就有十七个。周公能在这么多孩子里出类拔萃,异乎寻常,那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俗话说,兴趣儿是最好的老师。恰好,周公从小就对搞政治有浓厚的兴趣儿,以指点江山、平定天下为乐,而不是憋着邪劲,光想着上台贪污**,争夺什么优先进食权和优先交配权。仅凭这一点,周公就是棵好苗子。因此,周文王在位的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