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6章 力有不逮 (第6/6页)
火药,就会生爆炸。这样就可以将地雷预置于敌必经之路,封锁道路。 若是再加强密封性,还能将地雷改造成水雷,利用锚碇置于固定水域,一旦有船只碰撞拖动便会触机关。不过由于机关的简陋,无法保证自动识别,巨浪一样能将其引爆。不过赵昺知道水雷的作用更多是威慑,运气好的船只一辈子也不会碰到,但是倒霉蛋出门就会触。可是只要炸毁那么一两艘船,那就谁也不敢动了,因为胆子往往不如运气大…… 开和制造如此多新型武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那就是要投入巨资来研和生产,却又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因为无论是炮弹,还是火箭弹那就是消耗品,射出去不管炸没炸到人都不可能回收,等于扔钱一样。而赵昺如此不惜余力,耗费巨资开新型武器,也是无奈之举。 赵昺也算过一笔账,若是将士兵也算作成本的话,自己困守琼州这弹丸之地人口不过几十万,能够从军的青壮至多也不过二十万人。而蒙古人控地万里,即便经过血腥的屠杀后,人口仍然以千万计,自己从这方面与其相比是天地之别,在人力上拼消耗根本没法比。 而若想与敌形成势均力敌之势,减少士兵的消耗,只能提高其它方面成本,加大敌人的消耗,以期达到平衡。那就只有走精兵之路,在武器和装备上进行大额投资,已达到提高军队整体战斗力,做的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这样才有取胜的可能。 不过这条路同样不好走,钱此刻只是次要的一方面,因为赵昺也知道每一次武器的革命,也是兵员素质的革命,毕竟再好的武器也需要人来cao作,需要适宜新武器使用的战略、战术,而这就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和兵员。否则就成了运输大队长,将好东西都送给了敌人,自己仍然难逃失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