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宋末之山河动_第1172章 必争之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2章 必争之地 (第4/5页)

馋的抓耳挠腮也不敢去吃,只能在对岸遥望。

    想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又要解决兵力匮乏的办法,赵昺知道能用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所谓的‘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也就是伟人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而当前双方都在向前线调兵,决战的战场就要摆在枢纽之地的徐州。

    徐州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兵家必争之地,赵昺前世曾看过一个统计,发生在徐州的战争,仅有记载的就多达四百余次。最早的一次,发生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即彭伯寿征西河;最近的一次,即解放全国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算下来平均每十年左右,徐州这块地方就要打一回仗。就是在和平年代,徐州也有重兵把守并设立相当高级军事指挥机关,所以必争之地是名副其实。

    那么,兵家为何争徐州?其实还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徐州一直是南北交界,处于北京和南京的中心位置,是防卫苏南税收重镇的屏障,可以说苏南的富庶和徐州的屏障作用密不可分。且它扼守在交通要冲,北可控制华北平原,南下可攻打江南,西去可以进中原腹地,东推可有海港作退路。史称北国锁钥,南国重镇!

    而用徐州人的话说,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不南不北,不大不小”。而在南方军事家眼里,占领了徐州,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北方大门之锁的一把钥匙;而在北方军事家眼里,夺下了徐州,就等于占领了向南方进军的桥头堡。因而古人才有“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之说。

    此地虽属黄淮平原,但鲁南山地伸延至此,故境内岗岭起伏,群山环抱,势如仰釜。这些山在冷兵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