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2章 协作 (第5/6页)
低。且由于机械水平差,子弹和枪械的配合很难做到精确,只好留下较大的公差,这样的话,射击的时候,子弹在枪膛里被火药气体推着,磕磕碰碰向前跑,出枪口的时候,往哪边跳还真不一定。 经过多次改进后,在五十步的距离上,面对三尺宽、六尺高的靶子,命中率仍然不足五成。这个成绩实在让赵昺不能接受,也想到火枪诞生的初期,选择排队枪毙的方式进行作战也是无奈的选择,反正大家都是平端着枪,一起开火,瞄准的虽然是甲,也许就命中了同一水平线上的乙。而赵昺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和折磨,干脆直接将其屏弃了。 火绳枪的试制失败,让赵昺先掀起一场机械和冶炼改造的热潮,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吗!在获得了合格的材料和专用机械后。他知道自己也造不出现代的枪械,转而选择了力所能及,又比火绳枪先进的燧枪,这也是经过近代军队多次战争检验的兵器。 燧枪源于钟表匠的明,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其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钢片,产生火花,引燃火药,国人当时称之为“自来火枪”。儿好处自不必多言,先较之传统的火绳枪,燧枪在有风条件下挥如常,击成功率更高。加上不必带明火,在夜晚中不易暴露目标,射手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几米长的火绳,从而减轻了士兵负担。 更重要的是,燧枪装填更简便,射更高,而且比火绳枪更安全,射手可以排成非常紧密的阵型,以线列战术对敌。同时,随着刺刀和空心方阵战术的普及,英国步兵靠着手中的燧枪,已经可以与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骑兵对抗而不落下风。 赵昺完全按照自己的记忆复制了最‘新型’的燧枪,当然这只是结构上,而非一丝不变,毕竟现在用的是宋尺、宋斤,英制、公制还都没有影儿。第一支样枪长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