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5章 (第2/3页)
国,难道这背后有什么影响,诸卿就没有想过吗?” 徐光启、温体仁、毕自严、黄立极、刘鸿训等一众大臣,听闻天子所讲,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都看看吧,这是欧罗巴使团,敬献的一些海船模型。”崇祯皇帝伸手道:“过去我大明的态度,决定了在海上的船只,出现严重的滞后,或者说是严重倒退的态势,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为何江南诸省沿海一带,会再度出现倭乱的情况?那不就是有些人,瞧出我大明在海上的虚弱,才这般肆无忌惮的吗? 都在变,独我大明不能变?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谁要是能说服朕,言大明从海上遭受威胁,这不算什么大事,那朕就不再提及此事!” 在崇祯皇帝说着的时候,王承恩领着一帮内廷太监,捧着一艘艘海船模型,走进这大殿之中,徐光启、温体仁这些人,看着眼前这些海船模型,心里却生出了不同的想法。 第五十三章 万国坤舆图 让大明真正的开海,是崇祯皇帝要坚持做的事情,一个小冰河时期,一个大航海时代,这两者并存的大背景下,能够持续的通过海外获取财富,转移部分矛盾,是维系大明安稳的一条主脉络。 过去大明在海事方面走走停停,动辄就是闭关锁国,根源是不想叫民间资本,介入到对外海贸上,想将获取的白银都流进国库,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为此也发生很多事情。 调整大明对外政策和态度,是一个周期性强的事情,这不是朝夕间能够做成的,这需要调整的东西很多,特别是主要的框架,倘若这个根基打不牢,迟早还是要出大问题的。 所以才会有天津开海,才会有汉盟,才会有皇明海贸总会,崇祯皇帝是通过自己掌握的优势,打出一套组合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