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5章 (第3/3页)
继而逐步的调整和改变。 “想当初在成祖时期,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彰显我大明国威。” 崇祯皇帝面露倨傲,环视殿内群臣,朗声道:“所造大明宝船更是冠绝天下,那时大明的海上力量,是何等的强盛啊,沿途停靠的那些国度,无一不想请封藩属之名,得我大明庇护,可是再看看现在呢?看看人家的海上战船,都厉害到何等程度了,而我大明的海上战船呢?” 有一说一,曾经大明的造船业,是非常繁荣发达的,所造出的海船,不管是体量,亦或是吨位,再或者性能,拿出来都是力压诸国的,可现在大明的海船,特别是那些战船,根本就不行了。 这也是崇祯皇帝为什么叫精通器械的王徵,前去登莱培养造船领域的人才,逐步扶持大明官方的造船业。 单一的对外开海通商,如果没有绝对的海上力量做支撑,对任何胆敢染指大明海贸的群体,给予坚决的痛击,那对外表现得越是富庶,最后就会招来群狼恶扑! “陛下召见欧罗巴使团的人,臣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毕自严此时上前,作揖道:“从天津开海通商以来,国朝仅在海关税一项,每年就增收一笔不菲的财源。 或许说现在国朝遇到的问题,有些复杂,但是正如陛下所言,这绝不代表着大明,没有任何招架之力。 恰恰相反,叫欧罗巴各国使团的人,了解我大明的强盛,是能促成对外海贸的进一步发展的。” 毕自严是大明财相,其考虑的问题很纯粹,那就是银子,户部尚书,是最不好做的,毕竟牵扯到粮饷,再简单的事情,最后都变得不简单了。 毕自严的心里很清楚,从天津撤卫设州,尊奉天子旨意对外开海通商,究竟触碰到多少人的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