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_第一卷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第44/76页)

。在他们看来,这个主张实在荒唐。黄册是国初朝廷派员监修,当地人怎么可能篡改?而《大明会典》是政府法规手册,二手资料怎么跟原始资料比可信度?

    不用问,这是歙县知道黄册查询结果对自己不利,开始造势了!

    五县毫不含糊,立刻具文反击,两边的话越说越难听。你骂我“罔上规避,侮文蔑法乱政”,我骂你“五县jianian刁,妄行捏奏”,甚至还有好多百姓跑到官府门口,哭着要求“恳天作主,剿虎安民”。瞧瞧这用词,剿虎,这是恨不得把对方当土匪给剿了。

    结果正如宋仪望所担心的那样,闹事者关了一批,又来一批,抓都抓不完。在他们的煽动下,诸县立刻又沸腾起来,局势又一次大乱。

    倒霉催的徽州府一面四处安抚,一面催促南京那边尽快拿出一个结果才好。

    这一等,就等到了九月中旬。调查团终于完成了工作,整理出一份从洪武十四年到隆庆六年的黄册抄件。

    随之而来的,还有帅嘉谟的一份报告。

    在报告里,帅嘉谟说,洪武十四年造的黄册,缺损甚多,尤其是最关键的“乙巳改科”以及当年四月一日改科的记录,完全丢失。

    没了?

    没了!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傻眼了。

    六县人民都望眼欲穿,指望着黄册来主持公道呢。之前你说得那么热闹,现在你告诉我,档案丢失,死无对证,那怎么办?

    帅嘉谟对此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在报告后半段写道:从乙巳年改科到洪武十四年造册,前后差了十六年,很有可能五县改窜黄册、府志在先,造册在后,不足为信。然后抛出一句话:

    “切思《大明会典》乃祖宗立法垂统之宪章,黄册乃民间遵文攒造之图籍……岂jianian反指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