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4章心眼 (第4/5页)
因就在于书院建立的年头太短,还无法培养出真正让人眼睛一亮,可以作为典范宣传一下,让大家都看到的人才。 ………… 所以李破只是想了想,却还是摇头道:“再等个一两年吧,长安书院学制五载,当初选取生员的时候,又谁都不愿把人送进去,根基太过薄弱。 若是他们半道出师,未必能顶大用不说,那么多名师教出来的弟子,不堪重用也就罢了,若是庸碌者多,岂不坏了书院的名声? 培育人才不在一朝一夕,十年不算少,百年不为多。 到时人才有了,天下自然而然便能兴盛起来。 你们作为朝中重臣,莫要想那揠苗助长之事,眼光要放长远些,急功近利的可办不成什么大事。” 高表仁暗道了一声果然如此,表面上却做足了垂头听训的姿态,他提这么一嘴可不是真为了琢磨长安书院的学生。 就像皇帝所说,长安书院中的学生都是名师所授,如此看来算是占尽了便宜,一旦入仕,将来仕途之上必然要比旁人强上许多。 这不止是名师出高徒那么简单,而是一开始长安书院中招的那些教授们各个都是饱学之士,在文坛上有着显赫地位的人。 这些人入书院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避祸,重新入仕是早晚的事情,比如说颜相时,苏世长,欧阳询等人,那都是些伪唐余孽,跑到书院避风头去了。 待时机一到,你看一个个的不都又陆续有了官职吗? 之后估计长安书院就算兴盛起来,也很难再有这么多文坛大家入书院教授学生了。 他们教授出来的这几茬书院学生,在仕途上也就有了便利,师生和乡党差不多,都是官场派系中一个重要的联结方式。 老师占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