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4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4节 (第3/5页)

000颗柯伊伯带天体。

    据估计,柯伊伯带中总共有超过十万颗直径100公里以上的小天体——它的绵延范围和物质总量比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还要大的多。(doi:10.1126/sce.aaw9771,自然杂志的,很有意思)

    麦克·布朗便是一个痴心柯伊伯带天体的天文学家,这哥们从2001年起就开始带队孜孜不倦地寻找新的柯伊伯带大天体,至今已经发现了37颗之多。

    其中最有名的有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以及2005年发现的……

    阋神星。

    而阋神星,便是给了冥王星关键一击的凶手。

    阋神星的体积比冥王星要小一些,直径大概小一百公里的样子吧,对于星体来说几乎差距不大。

    但它质量,却是冥王星的1.27倍。

    也就是a身高170,b身高169,但a是100公斤,b却是127公斤。

    rou眼看上去谁的冲击力更大不言而喻。

    于是呢,当时天文学界的反对声音就更大了:

    如果说冥王星是第九大行星,那新发现的阋神星,岂不是可以依次叫做“第十大行星”?

    柯伊伯带其他的星体不是可以叫“第十一大行星”“第十二大行星”……然后无穷尽?

    再然后。

    说不定有一些网络作家在介绍柯伊伯带的时候,就会通过替换数字的方式一直写下去,从而达到日更三万的成就?

    那可真爽……啊呸,那可真无耻啊。

    所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加之冥王星自己还有一颗体积小不了多少的卫星卡戎,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冥卫一,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星体模型。

    于是在2006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